• 问:为什么没去呢?
    答:他不想搞学术。

    问:那他为什么还要申请PHD呢?
    答:是因为没有办法,他学了生物只能走这条路,因为生物没有其他更好的一些选择,生物连硕士都开设的很少。他读了硕士未来还是要读博士的,他读完博士要做博士后,做完博士后他就要找一些教学的相关工作。因为生物没有特别多相关的一些产业作为支撑。

    问:他只申请了一个CS?
    答:对,一个就录取了,他就去读了。

    问:为什么会被录取呢?他有这方面的背景吗?
    答:因为那个项目本身就是给非CS背景的人申请的。

    问:别的学校还有类似的项目吗?
    答:基本没有

    问:那他读的这9个月的时间里能学到很多东西吗?
    答:我觉得按照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来讲,学的东西也不算少了。

    问:9门课程?
    答:对,已经不算少了。

    问:这样都能找到工作?
    答:他是学理工科的,可能之前也做过和学过一些编程基础的东西。比如:C、包括统计学里面的一些知识,比较懂。

    问:另外一个学生的情况呢?
    答:另外一个学生去的学校不是特别好,去的IIT。毕业后在加州找的工作,当时薪水不是特别的高五万多美金,现在整体过的很舒心很不错,他的生活和日子还过得挺好。

    问:在加州找的什么工作?
    答:找的一个小的公司做计算机技术类的工作。

    问:他本科哪个大学?
    答:海南大学

    问:当时多少分呢?
    答:当时平均分不是特别的高,托福只有80来分,GRE1100,GPA是80出点头。

    问:前面那个学生托福和GRE是多少分呢?
    答:他是很高的,当时老托是640,GER当时考了1400多。

    问:老托?
    答:对。08年找的工作,07年走的,06年申的。

    问:另外一个学生呢?
    答: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他是在香港中文读的本科,他的GPA也不特别高,是3.2不到3.3,然后去宾大读了两年的MS的computer science的学位。三年前毕业之后他拿到了很多的offer,微软的offer、Google的offer、苹果的offer他都拿到了。但是他最终都没有选择去这些大公司,刚开始他留在了威斯康辛州的一些中小型的机构,收入也不是那么的高,但是他可能更喜欢那边的环境,更喜欢那边的生活。

    问:不是很高是多少呢?
    答:他只有六万多,但是他去大公司的话就有十几万。不同的区域生活水平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也很难讲。他从那边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又到了波斯顿去找工作。CS整个的这个专业找工作的难度都不是太大,在美国一个区域内找一份收入比较客观,能够保证比较的生活质量的一份收入可能性都是比较高的。

    问:你之前学CS的学生有百分之多少都在美国留下了?
    答:学CS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回来的。有的搞学术了,有的就留在那直接就业了,就业还是比较容易的。

    问:基本上没有回来的。那你大约做过多少申请CS的学生?
    答:直接通过我个人给做申请的有三五十个,小五十个吧,都没回来。不包括我部门内部学生跟我聊过的那些。这里面大学有清华的,也有那些国内不知名一些学校,比如山东建工这类的学校。再比如某些区的理工学院,理工大学这种还是挺多的。毕竟在申请的同学里面有很多是那种好学校的比如北航、北邮、清华、北大、北理工这种层面的。可能还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来自于不是那么好的一些学校。

    问:加上你跟他们聊过的那些学生,你知道的所有这些学生他们也都是没有回来吗?大概有多少没有回来的?
    答:对,大概两百多。真实回来的人很少。

    问:这里男生的比例占百分之多少?
    答:在CS这个专业里面男生的比例占比特别的高,基本上占到了70%。

    问:从你手上申请的也基本上占到70%的男生吗?
    答:是的。女生很少,女生上次说过两个。一个是在学校里当教授了,另外一个是当工程师。这就是比较少数的其中的两个。

    问:男生和女生在那边找工作有区别吗?
    答:没有区别。

    (备注:新娟2015年访好友半根筷子)

    答:北师大的硕士,07年去读的博士,今年或去年博士毕业的,毕业之后在Salesforce找到的工作。Salesforce号称全球最大的CRM系统提供商被微软收购了。整体的收入各方面还是蛮高的肯定是十多万美金起吧,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庞大的。但是比她晚一年的师妹,她俩同一个老板同一所学校毕业之后去了大学做了助理教授。

    问:她是在哪个学校读的博士?
    答:内布拉斯林肯读的CS博士。

    问:再说一个EE的案例吧
    答:EE属于技术类为导向的,比如崔萍他堂弟当时托福90多分,GRE310多,今年六月份毕业的,毕业之后直接就业了。他是在华盛顿大学上预科学校,他在那边做的很多一些东西偏CS、EE,跟CS交叉比较多的,至少他们在他们学校70%的本科学生EE毕业的同学最后的就业导向都是以CS为主。

    问:他在哪里工作?
    答:圣路易斯,就是做CS的技术工作。

    问:那他还挺厉害的,我有一个学生也是在圣路易斯华盛顿读EE,后来转了一个CS,后来有三四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去了加州。

    答:我觉得找工作这件事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技术能力。这个学生比方说他的标准化成绩不是特别高,但是他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十分强的。包括他做科研的一些思路,他这方面是特别灵光的。他堂哥在创业,是UIUC EE的本科,跟着一些同学在创业,现在公司从美国那边搬到广州那边了。当时他哥遇到一个技术问题,他们是做一个3D定制耳机,我们知道定制耳机国内外都是用硅胶取模,然后把模通过快递运到相应的厂家,厂家通过耳蜗取模来定制耳机。它的整个的一个成本是特别的高,然后周期又特别的长,但他们当时想用3D建模的一种方式,用手机的摄像头对耳蜗进行扫描然后来做建模,建模之后3D打印,然后把这个耳机打印出来。做出来之后就抛光打磨,加工放上发音单元,就把这个耳机做出来了。其实这个思路是特别好的,到目前为止我知道在做这个事情的国内加国外不超过三家公司在做,他们是其中一个,他们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6亿人民币了也就是超过一亿美金了。他们遇到的问题是每个人的耳蜗是不一样大的,手机的摄像头是不能去分辨耳蜗到底是多大的,比如说一个人的耳蜗是2厘米,我做出来的耳蜗是5厘米,也是通过这个模型做出来的,那个人就无法戴。他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办法能够攻破,于是他就问了他弟弟,他弟弟想了大概一个小时都不到就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信用卡这样的卡片是标准化的,各家银行发卡除了一些异形卡之外正常的信用卡大小都是一样的。所以把信用放到旁边做一个参照物这样我们就能直接分辨出来耳蜗的大小到底有多大了。他们在见国内网上知名投资人之前就在网上找了他一些照片然后做了一个参照物对比,用类似的方式做了一副定制耳机。投资人拿到的定制耳机是特别精细的,戴上特别合适。我们通过这个点能够看到这个同学他的技术能力和在做科研研究的时候思路是特别的灵的。我觉得这种差异性还是跟你学艺精不精有直接关系。因为美国也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是共产主义国家,每个人都有工作,工作还是要靠自己能力去争取的。一方面你真实有这种比较强悍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你真的能拿出一个什么东西,你的思路一说出来能让人很佩服。另一方面,要不你要有一个很好的沟通能力。如果你两样你都不占,我觉得你再大牌的学校毕业你都不见得能找到工作。美国那样的环境他不像我们国内,迷信于名校、迷信名牌、名头。美国他在用人的过程当中是非常理性化的。还是要看这个人具体如何、技术水平如何、各方面能力如何。

    就包括之前有一个在爱荷华州立毕业的一个计算机博士学生,他在苹果工作,而且它在实习期的时候税后就能拿到九千六美金,这是税后的一个收入,折算下来他一年税前能拿到15万美金。我们这道这个数字在美国无论放到哪里都是一个客观的数字,我们知道他的学校是爱荷华州立比起那些高大上的硅谷的那些公司、斯坦福、伯克利差了不知道多少,那也不是说美国伯克利毕业的、斯坦福毕业的都可以去美国苹果公司工作。他有这种很严格的筛选的过程,相对比那种成熟的社会和体系里面他还相对比较英雄不问出身的。

    包括我们说过的内布拉斯加林肯分校的那两个同学,他的就业都是非常好的,一个是去了Salesforce这是一个特别强悍的CRM系统提供商。我们知道这个学校并不是特别好,但是这两个同学他们的共同老板是软件工程里面特别测试这一块是非常的强悍,应该在美国能前五名,而且它跟微软有很多的合作,当并购之后这位同学直接拿到了微软的offer。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老板对这件事情起到了一个特别大的作用,因为他在给老板打工的过程当中他跟微软有很多实质性的一些接触,所以很正常的那边有招工就直接过去了。

    另外一个同学他的情况我必须要说的是他是六年博士毕业,而且他是博士毕业了之后直接就拿到了助理教授这样的职位,其实在美国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很多人拿到这种职位的过程还要比这种要漫长一些,可能经过六七年的博士然后读博士后之后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可心的学校一个类似这样的职位。而这位同学实际上六年博士毕业后直接拿到了,在这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他还算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当然不能比那种MIT的毕业之后直接在MIT找的教职工作。好歹这个同学从非前一百的大学专业排名上都看不太到的一个学校毕业之后找的前一百的大学这样的一个工作。

    问:哪个学校?
    答:内布拉斯加林肯转到了肯塔基大学去做助理教授的职位。可以说这个背后可以解读的东西还是蛮多的,也就是说学校在考虑这个同学的时候也是出于他的技术水平、他的学术水平、他的整个这种做科研的能力是怎样强悍的,所以学校愿意给他奖学金。

    问:你推算他的薪水有多少?
    答:应该不会超过十万,因为整个教职工作收入不是特别高的,做教职的工作最好的学校一年也就二十万左右,这还是最顶级学校的水平,像哈佛、耶鲁这样的档次的教职。但是他这种就是比较稳定,跟国内一样的收入不高也不低,社会地位也不错。因为她在申请的时候她的目标就是未来在学校里当老师,当时她是川大本科毕业的直接申请的博士,她也拿到了这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她也拿到了专业前十名学校的硕士录取,但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个全额奖学金的博士学校,放弃了专业前十名学校的硕士录取。

    问:为什么这么毅然决然呢?
    答:因为她的目标就是‘我要当老师’,她的想法和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她也是这样走的。

    问:我们来说说吕吧。
    答:她是我原来的一个同事。

    问:做什么工作
    答:客户经理、后期老师,这样的一个工作。她在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在大四的时候就在那工作,一直到毕业之后两年离开公司,申请去美国了。

    问:在那工作了三年?
    答:对整体来讲,应该是三年。她是学英文专业的,民族大学学英文专业,当时是托福104,GMAT是650。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背景。申的是会计专业。

    问:这期间有什么跟会计相关的经验?
    答:没有,她之前做的很多事情跟会计没有任何关系,她全都是在做申请的一些工作,然后她在做这个申请过程当中,她因为自己在美国交流过一年,然后也经常利用假期到美国自由行,对美国的整体的一些情况是非常的了解的。

    问:在哪交换的
    答:在北达科他州立。由于她对美国的整体情况特别的了解,所以她在选择学校的时候目的性非常的强,她男朋友去美国工作了,所以她的目的非常的清楚,就是“我要留在美国,和在美国找到工作,并且拿到HIB的工签”,这是她非常明确的一个目标,她当时申请的时候,只选择了在纽约市里面的学校,没有申请其他区域的一些学校。

    问:她申了哪几个?
    答:她申请了Hofstra University、St. Johns University、Bernard M.Baruch College, CUNY、Fordham University,少数的这几所学校

    问:都录了?
    答:都录了,她有工作经验,所以在GMT成绩要求会比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的要求低很多,像巴鲁克学院那样的学校的话,实际上它虽然没有综合排名,但是它会计的排名一直在PAR的排名上很多年都是排在前二十的。它整体的实力是比较强悍的,整体的就业率也是比较强悍的。她最终去了这个学校。可能很多同学不是特别理解,说“Fordham都录了,为什么不去Fordham”。实际上在专业领域里面,Fordham比巴鲁克差好远。巴鲁克那个项目的中国学生比例非常低,基本上跟大部分会计硕士的留学生比例分布,单一国的学生比例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他招生规模会更少一点。她那一届的话,据她说当时是有个,算上她可能只有三四个中国同学,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

    问:那总共有多少人呢?
    答:总共有六十人左右,当年(2011年),那现在的话会有一些变化。

    然后那是一个两年的硕士,读完了之后就在纽约找到工作了,而且顺利的拿到了工签。她是在纽约的安永工作,然后她在整个过程当中,工作签证拿得比较顺利,但是在她自己描述的话,实际上HIB的排期也好,还是抽签也好,确实难度是比较大的,我觉得她最终能拿到工签跟她选择的公司有关系,也跟她的学校有关系,学校跟公司之间保持特别良好的关系,因为学校的会计硕士的授课质量是非常高的。

    在这种公司里面,他有大量招募外籍雇员的经验,所以在做工签的安排,或者各方面的移民律师的配套上经验更丰富。她依托这个这么好的一个公司,最终拿到了工作签证。

    她拿到这个公司可能也有她个人的个性格特点的原因。她是一个特别外向的一个女生,她的沟通的能力特别的强,尤其是她的英文的口语非常接近于标准的美音。我觉得她能找到工作,能拿到这么好的公司的一个offer,跟她的沟通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英文的能力,包括文化背景的一些储备,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的。

    问:她在读书期间有实习吗?
    答:恩,她有CPT,正好就是去那个公司。

    问:请介绍下这个学生物的学生情况。
    答:他是学生物专业的,考了川大,毕业之后为了申请,在北大还做了一年research。

    问:做什么方面的research?

    答:就生物,纯生物的research希望加强自己的背景。然后申请了生物的PHD。但是他分析了下,觉得自己也不是特别喜欢生物,于是他转行去做环境政策那一块。环境政策隶属于MPP下面所以他当年申的结果还是挺好的,哥大也录、卡梅也录了、比较好的这些,像Top 10的这种MPP、MPA的项目他都录了,最终他选择了去卡梅。原因一是卡梅特别注重定量分析那一块,由于他本身学理工科的所以他这一块比较擅长。二是卡梅还开设了一些偏技术一点的课程,他也比较喜欢。于是他就学了这个。学这个专业两年后他毕业了,之后直接留在学校里面继续读了PHD,读整个public policy方面的PHD。现在留在学校里面当了一个普通老师,留在美国了。

    问:他当时申的时候有背景吗?
    答:他做过很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

    问:除了这个,就没别的背景了么?
    答:对。他做过很多种志愿者,而且都是那种正儿八经的志愿者,不是那种特水的那种,比如动物保护组织、环保组织、等等……

    问:当时他取得了什么分数?
    答:当时托福107左右,GRE是1400多,GPAS是3.6多。

    问:你刚刚说他是川大的?那他当时就没申生物的专业?
    答:对,他是川大学生物的没有申任何生物的。

    问:他留在了哪个学校?
    答:卡梅。